2018年1月12号,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举办的2015-2017年基地建设暨科研工作汇报会在田家炳楼517成功举行。此次汇报会旨在报告作为江苏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在培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江南大学陈卫副校长,社科处副处长曾向红、社科处基地科科长潘泳;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沈贵鹏教授、田良臣院长,符姗姗、杨晖、蔡爱国、惠恭健、吴宝锁等全部院领导出席,人文学院各系、所的主要负责人、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成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汇报会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晖教授主持。

图1 会议情况

图2 陈明选教授做汇报
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选教授主要从发展思路、研究方向与研究团队、学术活动、科研成果、标志性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近三年来,以建设特色鲜明,在信息化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部级研究基地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举办了两届影响力较大的高端学术论坛;举办系列专题学术活动,邀请了国内外三十余名知名学者来院做报告。另外,研究中心还加强科研过程管理,重视成果的培育孵化。2015年以“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多维研究”(2015JDZD08)为主题,设立了14个子研究课题; 2016年以“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理解性学习与认知研究”(2017JDZD07)设立了12个子项目均已超额完成了预定研究计划。在此基础上共孵化出了4项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5项横向课题,获科研经费351.42万元。研究中心还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港澳台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组织和支持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三年,研究中心教师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知名高校做学术报告一百余场,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另外,研究中心积极与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教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发挥智囊机构的功能,特别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创新、物联网教育应用等方面合作研究成效显著,建立了一批基地企业和学校。在中心成员共同的努力下,三年来研究中心共发表SSCI、CSSCI等高水平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8本、获国家省厅级奖6项。形成了一批有质量的标志性成果:第一,2017年,由陈明选教授、蔡慧英博士撰写的咨询报告《以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由国家智库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办的《教育决策咨询》刊出,并专题报送刘延东副总理、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党组成员,正式入编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规划报告中。第二,陈明选教授主持的《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及资源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获2017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该项目科研经费60万元。这是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资助力度最大的项目,也是近年来江南大学社会科学专业在国家教育信息化重大研究项目上的突破。第三,撰写的《江苏省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被教育部科技司采纳,完成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入编国家教育现代化2030规划调研报告中。第四,主持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获国家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并在2017年4月在MOOC平台——爱课程网上线。与此同时,受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委托牵头制定的《江苏省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大纲》经江苏省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并专题发文江苏省各高校执行。

图3 江南大学陈卫副校长点评
汇报结束后,社科处曾向红副处长做点评。她认为,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产出了一些标示性的科研成果,值得赞赏和同行们学习。说明教育信息化中心的科研实力雄厚,在业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随后,陈卫副校长对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展目标明确,基地建设卓有成效。特别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八个高端CSSCI期刊中发表论文的分布图来看,几乎每一期均有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成员的论文十分不易,说明做好了自身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全国教育技术领域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另外,研究中心以自主招标课题的形式鼓励基地成员申报课题的做法,不仅能提高经费使用率,还能推动科研产出,促使研究中心的论文发表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陈卫副校长就如何确保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长期、稳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图4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田良臣院长点评
最后,人文学院院长田良臣对此次汇报会做了总结点评。他认为,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研究中心的科研势头和科研状态值得学院其他系所学习和借鉴。另外,田院长对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此次汇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得到了校院方的支持,也使得研究中心的组成人员获得了极大地鼓舞和鞭策。陈明选教授表示,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将努力建成特色鲜明、有自己的学术创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部级研究基地。